文章摘要:近年來,隨著ISO14000系列標準在全球范圍內的實施,國家認可制度也擴展到 環境管理體系認證領域。由于環境管理體系認證所涉及的范圍、所需的技術資源較以往的認證更為復雜,環境保護專業性較強
文章摘要:體系審核的有效性是一個成熟的審核員追求的目標和審核機構實力的體現。ISO14000審核過程中,根據導則62及EA110的規定分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兩個階段審核側重點的準確把握是ISO14001審核的有效性的重要保證之一。
文章摘要:實施ISO14000是企業樹立形象,進入國際市場的必由之路。企業是社會組織之一,從屬于社會系統,必須與社會搞好關系,才能有一個融洽的外部環境。
文章摘要:為了加強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工作,規范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程序,中國環境管理體系認證 指導委員會于1998年23月發布了《環境管理體系認證暫行管理規定》。
文章摘要:現場審核應覆蓋ISO14001標準中的17個要素,包括與最高管理者座談環境方針及管理評審的貫徹、實施情況,檢查目標、指標和環境管理方案的具體執行情況,各級機構與干部職責的履行情況以及其他各項主要程序文件的實施情況。
文章摘要:ISO14000體系由五個要素組成,即:環境方針、策劃、實施和運行、檢查和糾正措施、管理評審。體系認證之標準為ISO14001,這是系列標準中的核心部分。其他標準則是其技術支撐文件,以保證環境體系審核,認證活動規范化并與國際接軌。
文章摘要:ISO14000標準強調污染預防和持續改進,要求建立職責明確、運作規范、文件化的監控管理體系,通過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案和運行程序來達到環境目標和指標,實現環境方針。
文章摘要:在證書有效期限內,認證機構對獲證企業進行監督檢查,以保證該環境管理體系符合ISO14001標準要求,并能夠切實、有效地運行。證書有效期滿后,或者企業的認證范圍、模式、機構名稱等發生重大變化后,該認證機構受理企業的換證申請
文章摘要:目前很多企業在管理上借鑒了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模式,在國內位居前列,建立質量、環境整合管理體系,既為未來與國內外同行業競爭打下堅實的基礎,也符合多種行業的生產規范。
文章摘要:ISO14001是國際標準化組織(ISO)于1996年9月1日以來陸續出臺的關于環境管理的一系列國際標準。人類對自身所賴以生存的環境的關注,是該標準出臺的原因,企業在內的各類組織對綠色效益的追求是標準出臺以來迅速形成熱潮并加速發展的推動力。
文章摘要: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由兩個階段組成,如何把握兩階段審核的不同點,是保證審核質量的關鍵,本文就兩個階段審核的區別與各位審核員進行一下探討。
文章摘要:17個要素是指:環境方針; 環境因素; 法律與其他要求; 目標和指標; 環境管理方案; 機構和職責; 培訓、意識與能力; 信息交流; 環境管理體系文件; 文件管理; 運行控制; 應急準備和響應; 監測; 違章、糾正與預防措施; 記錄; 環境管理體系審核; 管理評審。
文章摘要:ISO14000環境管理系列標準是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發布的序列號為14000的一系列用于規范各類組織的環境管理的標準。國際標準化組織成立于1974年,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國際標準化機構,也是最大的國際科學技術組織
文章摘要:ISO9000系列標準是保證產品的質量;而ISO14000系列標準則是要求組織承諾遵守環境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并對污染預防和持續改進做出承諾。
文章摘要:ISO14000系列標準,在許多方面借鑒了ISO9000族標準的成功經驗。ISO14001標準適用于任何類型與規模的組織,并適用于各種地理、文化和社會條件,既可用于內部審核或對外的認證、注冊,也可用于自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