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TS16949:2009 質量管理體系運行工作方法:
○“多方論證方法”(即“項目管理方法”)應用于所有工作,強調橫向職能協調;
○“抓系統”+“系統抓”層層保證、定期講評的工作方法
○“抓系統” 由貫標工作組(品質保證部)對各職能部門進行檢查和指導體系運行;
○“系統抓” 各職能部門圍繞本系統工作對各分部門、車間進行檢查和指導體系運行;
○定期進行貫標工作例會,進行如下工作:
¨ 講評體系運行狀況、
¨ 采取糾正措施、
¨ 管理流程協調、
¨ 難點問題攻關、
¨ 履行考核激勵手段、
¨ 下步工作安排等。
二、產品開發部
A、過程審核
1. 審核員的資格(具備2年產品/過程開發工作經驗)
2. 過程審核年度計劃和審核實施計劃(按產品組)
3. 過程審核提問表
4. 審核實施(審核記錄表、首末次會議記錄等)
5. VDA6.3過程審核報告
6. 不符合項糾正措施計劃
7. 糾正措施效果的驗證
B、過程開發和策劃
1. 從公司產品中選出典型產品模擬開發一套APQP數據和資料
2. 從公司產品各系列中分別選取某一型號產品作:
¨ 流程圖→FMEA→控制計劃→作業指導書
¨ 對工藝相同的產品在控制計劃中附以引用清單
¨ 根據現生產出現的不合格以及缺陷問題進行P-FMEA的動態完善,并不斷磨合生產控制計劃。
3. 過程能力CPK/PPK分析(針對特殊特性),目標穩定工序CPK≥1.33,不穩定工序PPK≥1.67
4. 并對計量值安全特性制定升值計劃CPK≥1.67。計數值特殊特性達到“0缺陷”目標。
5. 針對顧客關心的項目、特殊特性制定并實施優先持續改進計劃。
C、統計技術應用
1. 在過程開發和策劃(APQP)階段確定統計技術的應用需求。
2. 按照VDA6.1提問22所列的5個應用環節規定應用范圍。
3. 制定統計技術的應用指導書(重點是TQM的7種工具和方法以及QS9000的SPC參考手冊)。
4. 對使用者進行統計技術的培訓和指導(掌握基礎統計概念,如變差、能力、過渡調整等)。
5. 定期檢查統計技術的應用有效性。
6. 防錯技術一覽表
D、產品安全性(關鍵特殊特性控制)
1. 產品責任原則眾所周知(制定宣傳手冊)。
2. 15年存檔責任便于“舉證倒置”。
3. 安全性產品應急計劃。
4. 安全性產品標識(全過程=文件、記錄、現場)。
5. 本企業產品缺陷后果所引起的法律責任和訴訟展示表。
E、制造過程控制
1. 環境條件要求 (V14.6、QS90004.9)
2. 特殊特性的確定 (QS90004.9.d1)見G條款
3. 過程監控和作業指導書 (V4.9.2、V13.7、V14.5、QS90004.9)
4. 維持過程控制 (QS9000 4.9)
5. 機器能力和過程能力要求 (V14.1)
6. 作業準備的驗證 (V13.7 QS90004.9)控制圖和末件比較方法
7. 特殊過程控制 (V14.3、QS90004.9)
8. 預防性維護保養的實施 (V14.4、QS90004.9)
9. 偶發性事故應急計劃 (V19.6、QS90004.9)供應中斷、勞動力短缺、關鍵設備故障等
10. 過程更改的控制要求 (V14.2、QS90004.9)
11. 外觀項目的控制 (V09.2、QS90004.9)
12. 生產過程有效性評價 (V14.7、QS90004.2.6.1)
F、技術文件控制
1. 技術文件的總控清單;外來技術文件的總控清單。
2. 技術文件的保管和責任
3. 技術文件和資料的標識(圖號/編號、更改、受控、存檔責任件)
4. 技術復制/分發/回收和借閱規定
5. 技術文件的更改(更改權限、更改標識、相關文件的同步更改、版本狀態一覽表)
6. 生產現場體系、技術文件的使用和管理
7. 技術文件的存檔管理
8. 貯存條件(防火、防潮、防霉、防蛀、防損壞、防竊)
9. 電子文件的管理規定
10. 存檔范圍/存檔期限的規定(一覽表)
11. 外來文件的評審核轉化
12. 存檔及借閱規定
13. 企業內部文件和顧客文件保密規定
14. 無效文件的處理
15. 體系、技術文件有效性定期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