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SO14000與ISO9000規范的不同點
實施ISO9000組織都知道,ISO9000規范中質量的概念強調其適用性。以玻璃這種產品為例:公司客戶可能規定,玻璃的質量應能夠接受佩戴防護服裝和頭盔、體重為200磅人體的碰撞而不產生裂紋或發生破碎,以作為辦公室的客戶玻璃;而電影攝制組的道具卻要求玻璃在一個9歲男孩或女孩撞入后應破碎為圓狀,不會傷害人體的碎粒,以作特技表演用。而ISO14000則會要求玻璃的生產組織對玻璃從原材料采集一直到廢棄物置的生命周期全過程中的環境因素進行識別和評價(生命周期評價,LCA 對其中可以控制或可期望施加影響的環境因素進行管理。ISO9000管理的核心是質量特性,而ISO14000管理的核心是環境因素。相應地,實施ISO14000組織需要及時獲得相關的環境法律法規,并作出遵守有關環境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的許諾。
組織推行ISO14000實施中,可以在已有質量體系的基礎上納入有關環境管理體系的內容。表二給出了環境管理順序與質量保證程序的可兼容部分,供參考。
環境管理體系文件編寫時,如果一開始感覺沒有把握,可以先單獨編寫環境管理程序,運行幼稚后再與現有的管理順序進行合并。當然運行一套程序文件還是兩套程序文件只是一種形式,要根據組織的實際情況而定。最關鍵的第一線的操作人員的作業指南和作業規范中,能夠同時包括質量和環境方面的要求。兩個體系兼容方面做得不好的組織中出現過這種現象:反應爐前,一個操作人員主張將溫度調低至某一溫度,翻開旁邊工作臺上的一份質量作業指導書,指出上面的依據;而另一個操作人員主張將溫度調低至某一溫度,翻開一份環境作業指導書,指出其依據。這個事例說明,如果將兩個體系搞成兩層皮,會造成多么嚴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