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紐約時報》7月6日文章,原題:位于中國人工智能熱潮中心的程序員“村莊” 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周六下午,幾十個人坐在后院舞臺周圍的草地上,有抱負的科技初創企業創始人在那里談論他們的想法。人群中,有的人懶洋洋地坐在筆記本電腦前,悠閑地喝著咖啡。一架無人機在頭頂嗡嗡作響。在屋內,投資者們在廚房里聽取項目展示。
這里看起來像硅谷,但其實是在中國南方城市杭州的良渚。低廉的租金,加上毗鄰阿里巴巴、深度求索等科技企業的區位優勢,讓這里成了吸引創業者和科技人才的熱土。在中國與美國展開科技主導權競爭之際,杭州已成為中國人工智能熱潮的中心。
十年前,浙江省和杭州市政府開始為杭州的初創企業提供補貼和稅收優惠,這一政策已孵化出數百家初創公司。每到周末,人們從北京、上海和深圳飛來杭州招聘程序員,他們還自稱“村民”。杭州早已孕育出科技巨頭,除了阿里巴巴和深度求索,還有網易和海康威視。
許多人表示,杭州坐落在西湖之濱——這片曾激發無數中國詩人、畫家靈感的地方,其氛圍也滋養了他們的創造力。林先生在浙江大學求學期間創辦了自己的公司,他的公司為開發應用程序和網站的用戶提供后端系統支持。
林先生說,良渚是其公司產品的完美試驗場。他可以在咖啡館里向鄰座的人俯身請教,或是漫步走進鄰居的客廳,了解他們的初創企業需要哪些支持。林先生發現自己太頻繁地前往良渚,最后干脆搬到了那里。
良渚的“村民”常舉辦露天電影之夜。林先生說,他們最近聚在一起看了《黑客帝國》,隨后一致決定將這部電影列入“必看片單”。影片的主題給他們提供了貼切的靈感。
同樣在良渚的陶先生提到,在良渚的創業者中,即便那些沒上過頂尖大學的人,也相信自己能創辦下一家改變世界的科技公司,“他們中很多人都非常勇敢,敢于選擇探索自己的道路”。(作者梅根·托賓,宋波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