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認可實驗室、相關機構: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和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已于2005年5月15日聯合發布了《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的通用要求》第二版(ISO/IEC17025:2005),取代該標準的第一版(ISO/IEC17025:1999)。國際實驗室認可合作組織(ILAC)規定實施新標準的過渡期為自標準發布之日起2年。ILAC要求各成員組織在規定期限內完成所有已認可的實驗室的轉換工作。據此CNAL制定轉換政策如下:
1、CNAL依據等同采用ISO/IEC17025:2005的原則,于2005年9月1日正式頒布實施新版《實驗室認可準則》(CNAL/AC01:2005),取代CNAL/AC01:2003《實驗室認可準則》(等同 ISO/IEC 17025:1999)。在2007年5月14日前,實驗室持有的依據CNAL/AC01:2003《實驗室認可準則》認可的證書仍然有效。
2、自2005年11月1日起,CNAL將停止受理實驗室按照CNAL/AC01:2003《實驗室認可準則》的認可申請。
3、2005年11月1日前,CNAL所有依據CNAL/AC01:2003《實驗室認可準則》課程培訓的實驗室評審員,應完成過渡轉換。
4、在2005年11月1日后,CNAL實施的所有評審活動,包括初次、擴項、監督和復評審,均以新準則為依據進行;實驗室在現場評審之前應完成體系文件轉換。
5、對2007年5月14日前未完成新舊認可準則轉換的實驗室,將撤銷其認可資格。
6、CNAL鼓勵所有獲得認可的實驗室,無論是否在近期接受評審,都盡快按照新準則完成管理體系的轉換。
7、新舊準則的差異見本文的附件。
附件:新舊認可準則的差異說明
二00五年八月三十一日
注:新版認可準則文件可從CNAL網站中的“認可文件”欄目下的“認可準則”一欄瀏覽。
附件:新舊認可準則的差異說明
與2003版準則相比較,本版準則發生了以下變化:
序號準則條款
05版準則(等同于ISO/IEC17025:2005)
03版準則(等同于ISO/IEC17025:1999)
說 明
1
前 言
符合本準則的檢測和校準實驗室,也是依據ISO 9001運作的。
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符合ISO 9001的要求,并不證明實驗室具有出具技術上有效數據和結果的能力;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符合本準則,也不意味其運作符合ISO 9001的所有要求。符合本標準的檢測和校準實驗室,其運作也符合ISO 9001或ISO 9002。
依據ISO 9001和ISO 9002進行的認證,并不證明實驗室具有出具技術上有效數據和結果的能力。說明ISO/IEC17025與ISO 9001的關系。
2
1.4
本準則并不意圖用于實驗室認證的基礎。
說明和9000體系認證的關系.
3
1.4
注1:術語“管理體系”在本準則中是指控制實驗室運作的質量、管理和技術體系。
―――
本準則中所有“質量體系”被“管理體系”取代;增加了注,說明“管理體系”。
4
1.4
注2:管理體系的認證有時也稱為注冊。
解釋的”認證” 概念,說明實驗室的認證僅表明對管理體系的證明,而不能證明能力。
5
1.6
如果檢測和校準實驗室符合本準則的要求,其針對檢測和校準所運作的質量管理體系也就符合了ISO 9001的原則。附錄提供了ISO/IEC17025:2005和ISO 9001標準的對照。本準則包含了ISO9001中未包含的技術能力要求。
…當它們從事新方法的設計(開發)和(或)結合標準的和非標準的檢測和校準方法制訂檢測計劃時,其檢測和校準所運作的質量體系也符合GB/T 19001 (idt ISO 9001)的要求;在實驗室僅使用標準方法時,則符合GB/T 19002 (idt ISO 9002)的要求。附錄A提供了本標準與GB/T 19001( idt IISO 9001)和GB/T 19002 (idt ISO 9002)的條款對照。本標準包含了GB/T 19001 (idt ISO 9001)和GB/T 19002( idt ISO 9002)中未包含的一些技術能力要求。
為與ISO9000:2000一致,刪掉了9002標準代號。
6
1.6
兩個”注”中出現: ISO/IEC 17011:2004
ISO/IEC指南58:1993
ISO/IEC指南58:1993被ISO/IEC17011:2004取代。
7
2 引用標準
ISO/IEC 17000 合格評定-詞匯和通用原則。
GB/T 19001-1994 質量體系——設計、開發、生產、安裝和服務的質量保證模式(idt ISO 9001:1994)
GB/T 19002-1994 質量體系——生產、安裝和服務的質量保證模式(idt ISO 9002:1994)
ISO/IEC指南2,標準化及相關活動的一般術語和定義9000:1994系列標準已經廢止;17000標準已經發布,并在認證認可領域中使用。
8
3 術語和定義
注: ISO 9000規定了與質量有關的通用定義,ISO/IEC 17000則專門規定了與認證和實驗室認可有關的定義。若ISO 9000與ISO/IEC 17000和VIM中給出的定義有差異,優先使用ISO/IEC 17000和VIM中的定義。
注: ISO 8402規定了與質量有關的一般定義,ISO/IEC指南2則專門規定了與標準化、認證和實驗室認可有關的定義。若ISO 8402與ISO/IEC指南2和VIM中給出的定義有差異,優先使用ISO/IEC指南2和VIM中的定義。
引用的標準發生變更。
9
4.1.5 a)
有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不考慮他們的其他職責,他們應具有所需的權力和資源來履行包括實施、保持和改進管理體系的職責、識別對管理體系或檢測和/或校準程序的偏離,以及采取預防或減少這些偏離的措施(見5.2);
有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他們具有所需的權力和資源以履行其職責、識別對質量體系或檢測和(或)校準程序的偏離,以及采取措施預防或減少這種偏離(見5.2);
在職責前增加了”包括實施、保持和改進管理體系的”定語。
10
4.1.5k)
確保實驗室人員理解他們活動的相互關系和重要性,以及如何為管理體系質量目標的實現做出貢獻。
----
新增加內容。
11
4.1.6
最高管理者應確保在實驗室內部建立適宜的溝通機制,并就與管理體系有效性的事宜進行溝通。
----
新增加內容。
12
4.2
管理體系
質量體系
與9000一致。
13
4.2.2
實驗室管理體系中與質量有關的政策,包括質量方針聲明,應在質量手冊(不論如何稱謂)中闡明。應制定總體目標并在管理評審時加以評審。質量方針聲明應在最高管理者的授權下發布,至少包括下列內容:
4.2.2 實驗室質量體系的方針和目標應在質量手冊(不論如何稱謂)中予以規定。總體目標應以文件形式寫入質量方針聲明;質量方針聲明應由首席執行者授權發布,至少包括下列內容:
e)實驗室管理層對遵循本標準的承諾。①刪除有爭議的“總體目標應以文件形式寫入質量方針聲明”內容。
②明確對實驗室“總體目標”進行管理評審;
將“首席執行者”改為“最高管理層”。14
4.2.2 c)
與質量有關的管理體系的目的;
質量體系的目標。
將“質量體系”改為“管理體系”;“目標”改為“目的”。
15
4.2.2e)
實驗室管理層對遵循本準則及持續改進管理體系有效性的承諾。
實驗室管理層對遵循本標準的承諾。
增加了 “持續改進”內容。
16
4.2.2e)注
…的方法和客戶的需要來…
…的方法和客戶的需要來…
為與9000標準一致,英文以“customer”代替了“client”,中文無變化;準則中所有出現的“客戶”均如此。
17
4.2.3
最高管理者應提供建立和實施管理體系以及持續改進其有效性承諾的證據。
―――
新增條款,提出了最高管理者的概念。
18
4.2.4
最高管理者應將滿足客戶要求和法定要求的重要性傳達到組織
―――
新增加條款。
19
4.2.5
質量手冊應包括或指明含技術程序在內的支持性程序,并概述管理體系中所用文件的架構。
條款4.2.3
條款號變更;“質量體系”改為“管理體系”。
20
4.2.6
質量手冊中應確定技術管理層和質量主管的作用和責任,包括確保遵循本準則的責任。
條款4.2.4
條款號變動。
21
4.2.7
當策劃和實施管理體系的變更時,最高管理者應確保維持管理體系的完整性。
―――
新增加條款。
22
4.7.1
實驗室應與客戶或其代表合作,以明確客戶的要求,并在確保其他客戶機密的前提下,允許客戶到實驗室監視與其工作有關的操作。
4.7實驗室應與客戶或其代表合作,以明確客戶的要求,并在確保其他客戶機密的前提下,允許客戶到實驗室監視與其工作有關的操作。
增加了4.7.1條款編號,內容無變化。
23
4.7.2
實驗室應向客戶征求反饋意見,無論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應使用和分析這些意見并應用于改進管理體系、檢測和校準活動及對客戶的服務。
4.7注3:鼓勵實驗室從其客戶處搜集其他反饋資料(例如通過客戶調查),無論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反饋。這些反饋可用于改進質量體系、檢測和校準工作及對客戶的服務。
將原【注3】的內容作為強制要求,更改成標準條款。
24
4.7.2注
注:反饋意見的類型例如:客戶滿意度調查、與客戶一起評價檢測或校準報告。
見上欄
在【注3】括號中的內容擴充,變成新的“注”。
25
4.9.1 c)
立即進行糾正,同時對不符合工作的可接受性作出決定;
立即采取糾正措施,同時對不符合工作的可接受性作出決定;
將“糾正措施”改為“糾正”。
26
4.10改進
實驗室應通過實施質量方針和目標、應用審核結果、數據分析、糾正措施和預防措施以及管理評審來持續改進管理體系的有效性。
―――
新增加1個要素。
27
4.11.5
當對不符合或偏離的鑒別…
4.10.5當對不符合或偏離的鑒別…
英文以“nonconformities”取代“nonconformances”,中文無變化;條款號由于增加了4.10而順延。
28
4.15.1
最高管理者
執行管理層
取消了執行管理層的概念。
29
4.15.1
——改進的建議;
―――
增加了1個輸入。
30
5.2.2
實驗室管理層應制訂實驗室人員的教育、培訓和技能目標。應有確定培訓需求和提供人員培訓的政策和程序。培訓計劃應與實驗室當前和預期的任務相適應。應評價這些培訓活動的有效性。
5.2.2 實驗室管理層應制訂實驗室人員的教育、培訓和技能目標。應有確定培訓需求和提供人員培訓的政策和程序。培訓計劃應與實驗室當前和預期的任務相適應。
增加了“評價這些培訓活動的有效性”要求。
31
5.9.1
實驗室應有質量控制程序…
5.9實驗室應有質量控制程序…
增加了5.9.1 編號。
32
5.9.2
應分析質量控制的數據,在發現質量控制數據超出預定的判據時,應采取有計劃的措施來糾正出現的問題,并防止報告錯誤的結果。
―――
新增加條款。